• 土家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主要的标志性文化形态之一。是以摆手为特征的祭祀性舞蹈,是土家先民在进行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土王崇拜和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 2001年10月,原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同志来酉阳看望老区人民时,在桃花源广场与酉阳各族群众同跳摆手…

  • 土家吊脚楼

    土家吊脚楼:土家族大都居住在山坡陡岭,由于这地势关系,住房多采用吊脚楼形式。在住宅两端立四根木柱,沿着山坡的走向搭成木架,在与正屋地面平齐的高度上搭横木,盖上木板,三面装半装台的板壁或木走廊,以草或杉皮作天盖,楼下四面皆空,可用作堆积肥料,也可以临时拴牲口…

  • 土家木叶情歌

    “大山的木叶烂成堆,只因小郎不会吹;几时吹得木叶叫,只用木叶不用媒;高坡上种荞哪用灰,哥妹相爱哪用媒;用得灰来荞要倒,用得媒来惹是非……”木叶情歌是一种土家族人用木叶吹奏出来的音乐,是一首情歌,情歌表现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真诚和勇敢追求的精神。来源于重庆市酉阳…

  • 面具阳戏

    面具阳戏:是地道的土家族剧种。早先叫扬花柳,为民间艺人行乞或风尘女子卖唱糊口的表演艺术,后经艺人的加工改造,才形成生旦净丑末行当齐全的地方剧种。阳戏表演重做工少武打,多演文戏、家庭戏、悲剧,生活气息浓。旦角在阳戏中居各行之首。阳戏唱腔由正调和小调两部分组成…

  • 傩戏

    傩戏:流传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可追溯到殷商时期,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 傩戏,又叫“傩愿戏”、“傩堂戏”,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是土家先民为驱鬼逐疫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主要特点是角色都戴木制假面,扮做鬼神歌舞。

  • 打绕棺

    打绕棺:广泛流传在酉阳东部一带的“打绕棺”是一个集吹打与舞蹈于一体的独特而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她起源和适用于丧葬活动,是土家人在进行丧葬活动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舞蹈动律的基本特征,人们习惯上又称为“穿花舞”或“穿丧堂”。

  • 梯玛跳神

    梯玛跳神:“梯玛”即土老司的土家语称谓,是土家人信奉的本民族“巫师”,是沟通人与神的中介。土老司是土家先民进行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土王崇拜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具体实施者,作为土家原生文化模式的主要角色,土老司在婚丧嫁娶、摆手祭祖、敬神驱邪、治病消灾、祈求幸福…

  • 023-75559222
    Copyright © 酉阳桃花源
    Powered by Sunl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