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故事传说

重庆酉阳发现“天书”

2015-12-24 打印 A+A- 浏览量:

学者:或为古文字转写 考察其文字价值仍需多方验证
(此文发表在中科院《中国社科学报》2015.4.29期)
本报记者  唐红丽
上面一个‘常’,下面一个‘心’,是什么字?
上下一个‘或’,读什么?
上面两个“辛”,下面一个“心”,表达什么意思?
这些奇异的文字,均来自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发现的两本古书。近日,有学者向本报记者爆料称,在该地区发现的这两本古书中的字形,因其构字方法既借鉴汉字,又与当下通用汉字差别较大,令人无法辨识,被称为“酉阳天书”,又称“土家族文字”。
“天书”的神秘性何在?与一向被认为“只有语言无文字”的土家族有何关系?学术界对此持何种观点?本报记者走访学者,一探究竟。

无人能识的“天书”惊现酉阳
8年前,酉阳县的一位民族文化器物收藏爱好者周永乐在该县宜居镇收购旧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陈旧的线装古书。因书中文字既像极了汉字,却又无法辨识,引起他极大的兴趣。无巧不成书。次年,他在酉阳地区又找到一本类似的古书。为了弄清这些古书中的字,他想尽了办法:找当地文化研究专家,咨询当地老人。但都无收获。他甚至将这些字发到网上,但网友的猜测令他啼笑皆非:“可能是火星文”,“可能是外星文”,“天书”。
一次偶然的机会,重庆市社科联特聘研究员谭大樑在酉阳见到了这两本古书。他发现古书中存在诸多战国时期使用的文字,比如“井字中间加一点”这样先秦时期的写法。“‘天书’可能传承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前使用的古文字。”这一发现,引发重庆学界的高度关注。
2009年4月,重庆师范大学文博学院及重庆市巴渝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了一场 “重庆学者解迷酉阳天书”的学术研讨会。来自重庆市社科联、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市巴渝文化研究院的数位专家学者,对这些文字进行了分析解读。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鲜于煌仔细研究了其中一本古书,发现其为《新镌古三字经》。
鲜于煌告诉记者,他主要是通过对照《说文解字》、上下文对比做识别,发现这些字的来源除了《说文解字》,还有解放前使用的异体字、地方性俗字、扬雄的《方言》、自造字及现在仍在使用的汉字。目前,《新镌古三字经》的一千多字已经识别出30%,这其中目前仍在使用的汉字占比50%。
对于仍未识别的字,鲜于煌表示,一是找不到线索。二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了解不够。三是,研究时间太短。
至于另一本古书,虽然学者们都认可其为字典类的《根书》,且在字形上、书写方法上都与《新镌古三字经》高度相似,但由于研究较少,无法给出更多的解读。

争议:先秦古文字流传,还是近代的文字游戏?
随着两本古书被初步识别,关于这些文字的来历引发多种观点。一种认为,酉阳地区保留了先秦时期古老的文字写法,并一直传承至晚近时期。另一种认为,这些字不过是民国时期酉阳民间文人玩的一种文字游戏。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失传了的土家族文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看过记者提供的部分内容后认为,一些字“是清末民国年间,宿儒集历代字书中的异体字、俗体字、冷僻字、或体字等等而成,有的见诸《俗字通》、《康熙字典》等,单就有的字而言,可追溯到先秦秦汉时代,甚至商周甲骨文金文,比如从雀从戈的‘截’字,就见诸甲骨文”;也有一些字“恐为近今好事者重新过录本。”
对于第一种观点,鲜于煌表示,“存在这种可能性。主要原因在于,酉阳这个地方太封闭。”酉阳有句古话“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以此表明,酉阳封闭的、艰难的交通对人们的励志作用。另一个能说明酉阳封闭的典故是,直到唐代,长江三峡一带还在使用秦朝的律法。“这就不难理解,先秦文字何以能在酉阳得以保存、传承。”鲜于煌说。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孟琢认为,这些字只是一种带有民俗色彩的文字转写或是文字仿写的文字游戏现象,这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有存在的可能性。

谭大樑坦承,确实存在这些字只是在近代被转写的可能性,不能仅从这两本书就判断酉阳在长时间内保留着使用原始古文字的习惯。谭大樑根据《新镌古三字经》封底“民国”字样的记载,判断该书抄写于民国时期。而《根书》存世时间大致与其相同。
对于有学者认为这是土家族文字的观点,鲜于煌表示,目前的研究成果并不足以证明这些字是土家族文字。只能说,“土家族生活的地区保存了先秦以来的文化典籍。”

回应:多种本土文化现象或可为“酉阳天书”价值佐证
针对上述争议,酉阳县土家族学者田景和回应,目前发现的两本古书,只是“酉阳天书”的部分代表。类似的记录还包括,在两块明代的墓碑和功德碑上,使用同样的字形;在土家族中流行的一种纸牌“上大人”中,使用类似的文字;还发现了相当数量的不成书、只是散落的旧纸张上也书写该种文字。而且,《根书》实为过去土家族女子出嫁时随身携带、记录个人身世所用,一般由土家族“土老师”书写。田景和认为,这些都表明在土家族地区曾广泛使用这种文字,且时间较为久远。
对于这些字只是仿写的观点,田景和表示,“也可以认为《说文解字》字形,采集自酉阳地区。”田景和告诉记者,“酉阳天书”几乎涵盖了华夏民族所有记事年代的汉字结构形态——从伏羲易卦到尧舜兽文,从禹之夏迹到先秦篆字,从汉隶魏碑到唐宋行楷,从元明抄书到清民初简等等各个时代均有遗存,由此断定,“酉阳土家文化从上古时期以来就和汉文化一脉相承。”
田景和坦言,“酉阳天书”确实有诸多谜团仍待破解,但这些谜团并不能否定其所具有的文字价值。亟待更多专家学者深入酉阳,在考察了解酉阳文化的基础上,对这些文字做更加细致深入的解读。
“但无论如何,这些典籍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保存和传承。” 鲜于煌认为,要摸清这些文字的来龙去脉,还需要深入挖掘资料、持续不断开展研究。
而事实上,自2009年的研讨会以来,关于这些文字的研究几无进展。“无资金、见效慢,是学者们不愿开展这类研究的主要原因。盼望政府能够为此专门立项,或可促使研究推进。”鲜于煌表示。

热线电话:

地址: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镇桃花源广场二层3号
电话:400-872-9008
电话:023-75559222
传真:023-75559222
中文域名:桃花源.net

魅力酉阳 | 公司概况 | 咨询/投诉 | 联系我们 | 景区预计接待量 | 友情链接 |

公安备案号50024202000146 ICP备案号:渝ICP备180077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