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行

返回
Voice interpretation

在龚滩二河坝码头正上方的山坡上,杨家行的老楼房一直俯视着奔流不息的乌江和繁忙的码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净土,时光荏苒,岁月变迁,现在的杨家行不仅是龚滩昔日商业繁荣的标志,更是龚滩盛衰历史的见证者,目睹了龚滩的前世今生。
杨家的先祖于明末清初由江西临江府迁徙而来,修建了带有封火墙而又主要为木质结构的住房。封火墙是他们江西临江的建筑传统,而开放性的、临江带有“耍子”的本土风格。杨家的住房将两地建筑风格成功融合,原建筑不幸毁于清末大洪水。清宣统元年,由杨芝田重建,将原屋基抬高了4.5尺,重建后的杨家行仍完整的保留了先前建筑风貌,形成龚滩一道独具特色的靓丽江岸线。
杨家为书香门第,世代不废诵读。但是迁居龚滩后,杨家几代人都未求功名,这或许和龚滩当时因商品经济萌动而波及到思想领域和社会时尚有关。杨家的“秀才”杨芝田还曾到川南自流井的私塾教书,回龚滩后又经起了商。清末民初,龚滩经济繁荣,由于外地客商大量涌入,杨家便将房屋租给了外地商人。外地商人据此经营起了大宗的盐业生意,这便是民国年间声名远播的“大业盐号”。后来“大业盐号”被官僚资本控制,连当时的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也在其中参有股份。依仗这个权势,杨家的生意在龚滩镇经营得最好,杨家行从此名声大噪。新中国成立后,国营的龚滩粮油转运组就设在杨家行老建筑内,主要负责将秀山、酉阳两县的粮食转运到涪陵,再经由涪陵外运。随着航运业的逐渐萎缩,古镇商业不复繁荣,杨家行因此沉寂了数十年。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勃然兴起,杨家在老建筑北边的空地上加修了供游人品茗、赏乌江美景的观景廊亭,屋檐下高高悬挂起了“老盐局客栈”的旗幡,招揽着天南海北的游客前来。



Charm Youyang | Group Profile | Contact Us

Copyright © www.zgml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Sunlue.com